牙膏产品质量控制指标,主要包括外观、气味、膏体、稠度、过硬颗粒、挤膏压力、稳定性、氟含量、pH、泡沫量、重金属(Pb)含量、砷含量、微生物指标、净含量等指标。最初,牙膏企业主要在膏体外观、挤膏压力、稠度、过硬颗粒、稳定性、氟含量、pH值、泡沫量、微生物、净含量等指标存在不同程度问题。经过逐年质量调查,对所发现问题给予分析与控制,不断完善和改造设备、工艺,对新材料不断研发,提高企业检测能力,现在牙膏产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逐年提高,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自2007年国家对牙膏产品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以来,牙膏企业在生产设备、技术创新及软件管理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产品质量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截止至2008年10月,我国共获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为74家,这些获证企业在企业管理、技术创新、质量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企业生产的产品都能够满足市场的要求。
虽然我国目前牙膏产品的质量状况非常良好,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有的企业膏体比较粗糙,不够细腻。有的企业牙膏产品膏体稳定性方面容易出现膏体分离现象,这需要企业在工艺配方及生产技术方面进行加强与改造。现在牙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原材料成本的增加,给企业造成很大压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用了一些低价位的原材料,这就容易造成终端产品出现质量问题。
近几年,我国牙膏行业相继出现了“三氯生”、“二甘醇”、“含氟牙膏”等事件。这些事件反映出国外对牙膏产品的质量管理比我国严格。为此,在相关主管部门组织领导下,全国牙膏蜡制品标准化中心负责组织相关牙膏企业相继制定出牙膏中三氯生含量的检测方法、牙膏中氯化锶含量的检测方法、牙膏用保湿剂——甘油和聚乙二醇、牙膏用原料规范等相关标准。这里有方法标准,也有原料标准,一方面对牙膏用原料加以规定和限制,从而从源头对牙膏产品进行控制管理;另一方面从检测方法方面对牙膏中所含添加成分进行分析检测,从而对牙膏产品质量进行监督,保证牙膏产品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随着我国牙膏行业不断地发展变化,牙膏产品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有中草药牙膏、含氟牙膏、防脱敏牙膏等等。新型牙膏产品的不断推新,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新型原料广泛应用于牙膏产品。这就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新型原料能够为牙膏产品升级带来好处,但这些原料也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为此,在新利luck全站
业联合会及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的组织下,由全国牙膏蜡制品标准化中心牵头,在牙膏用原料标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相继出台了牙膏用二氧化硅、牙膏用天然碳酸钙、牙膏用二水磷酸氢钙、牙膏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牙膏用山梨糖醇液、牙膏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等原料标准,这些原料标准的出台,对规范我国牙膏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我国牙膏行业的发展壮大,相应的牙膏产品也层出不穷。牙膏中添加的成分也越来越多,企业宣传的牙膏功效也越来越广泛,为了对上述牙膏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在新利luck全站
业联合会及中国口腔清洁护理用品工业协会组织下,由全国牙膏蜡制品标准化中心牵头,在近期又出台了功效型牙膏、口腔清洁护理液、牙粉等产品标准,这些标准的出台,为新型口腔清洁护理用品的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口腔清洁护理用品行业标准化体系更加完善。
随着牙膏行业不断进步发展,相应的新型原料也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牙膏领域。这些新型原料对提高牙膏产品品质、增强牙膏功效、扩大牙膏应用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对这些新型原料添加量进行限制,对其含量进行检测,将是我们今后的工作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