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期标准化工作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生活品质的有力举措,是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需要,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引擎。标准化建设工作在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那么如何才能做好标准化工作,如何才能适应当前标准“提速”的紧迫要求呢?
做好标准化工作有许多着力点,但其中很重要的是必须以信息化来推动标准化进程。
信息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助推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经济发展通向“又好又快”的光明之路。
信息化在推动标准化建设方面的应用,将主要体现在几个领域:一是在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信息与资源管理平台的建设;二是在产品认证标识方面的代码管理;三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指标特别是对能耗及排污等指标的监控工作。在当前全国尚有1万多项国家标准急需制订、一些产品时有质量问题危及百姓生活安全、节能减排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的现状下,加大信息化力度,以高科技信息化手段来推动标准化工作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把信息化提到了重要地位,指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而新一届中央政府又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这些信号表明:以信息化助推标准化进程、进而更好服务经济发展,我们恰逢其时!(郭永新)